本书是作者四十年来“满世界寻找敦煌”艰难历程的回顾和记述。去一座新的城市,或得到学术上的新发现,都意味着探险,意味着人生的新故事。而两者合二为一,就既是游记,更是学记。若将此书视作一条项链,当可串起荣新江诸多深度和趣味俱佳的敦煌学专著。有很多难得的历史文献都是经他手与公众见面的,有些甚至是他从各国图书馆、博物馆,一笔一划手抄回来的。这种治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更是中国敦煌学研究跻身世界学术之林的生动缩影。
陈冲是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但本书跟“娱乐圈传记”不搭界,它是一部女性的奥德赛,是非虚构版的《繁花》。细密而阔大,坦诚又不失引而不发之味,百转千回且时闻铿铿然金石之声。不辜负人情也不装点世情。回望之笔要像这样饱浸阅历和智识,才能扫荡浮尘,震动人心。
与其说宋希於是掌故家,勿宁说他是一位考据家,与其说他是考据家,又勿宁说他是文献的侦探家。近代文献在他手里,就等于是落在了贝克街221号的福尔摩斯手里,钩沉索隐,剥茧抽丝,疑案无有不破的。在诸多稀见文献的征引论证之间,我们既为历史人物的命运低回不已,也享受到解谜过程的缜密之美。
本书讲述了天津“天成号”韩氏家族四代人的百年经历。韩家第三代有五位女性,她们是20世纪中国女性接受现代教育的先驱,作者借用信件、照片、访谈等资料将韩氏姐妹五人的故事逐一道来,并自然引入与之联姻的李连普、梅贻琦、傅铜、邝寿堃、卫立煌。对于韩家的男性,书中着重叙述了两位舅舅韩德章、韩德扬的人生境遇,读者从中亦可感受到时代的跌宕起伏。作者以生动的文笔,呈现了过往年代一批知识分子的志趣与人生态度,进而勾勒出多层次、立体的人物群体画像。
民俗学是一个相对弱势的学科,单纯地从内部人的视角,描写其行业习俗和社会生态,虽然也很有趣,但未必会引起普通读者的关注。本书的部分章节之所以十余年前就能在网上流传一时,还是因为作者对人文学科整体状况所作的观察,道出了青年教师们的心声,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一种知识生产活动,制约生产力发挥的因素何在,普通生产者的状态如何,学术创新与量化管理之间是否存在内在的冲突,诸如此类的思考多了,才有改进的可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方能。在这个意义上,本书不失为一本导夫先路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