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蛇纳福,新岁启封。蛇年春节,娄底大地一片欢腾,文化的韵味愈加浓郁。在传统与现代、线上和线下的碰撞融合中,各种特色活动将“年味”拉满,让市民游客尽享喜庆祥和,沉醉于文化“热力值”爆表的浸润。
春节期间,娄底市“年味娄底·情满湘中,打造温暖城市”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为广大群众送上了一份份温暖的“文化大餐”。
倒墨、铺纸、蘸墨、提笔……笔锋回转间,一张张或秀美遒劲或潇洒飘逸的福字和一副副对仗工整、寓意吉祥的春联跃然纸面。1月22日至26日,娄底市2025年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新时代新春联“百千万”艺术工程惠民活动在孙水公园进行,30余名书法家共同书写千副春联和千张福字赠送给市民。
当天开展的还有“美丽娄底·幸福百姓”摄影作品展,222幅摄影佳作充分展现了大美娄底的时代风貌。展览在孙水公园举行,将持续至2月17日。过年前后,娄底市美术馆主办的“蛇舞丰年送福来”文化惠民活动也在市体育中心、娄星区长青街道耕塘社区等地开展,共送出精品春联、福字、书画作品3000余幅,深受市民好评。
“来,大家看镜头,笑一笑!”伴随着相机的快门声,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被定格。1月22日至1月25日和1月31日至2月3日,我市在孙水公园搭建摄影棚,并另设3个外景拍摄点,每天安排7至10名摄影师和工作人员为市民免费拍摄全家福。
1月22日,“富美乡村”工笔画乡镇巡展首展在娄星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方区杉山镇开幕,涵盖花鸟、人物、山水等多种题材的70余幅美术作品走进山村,以艺术之美温润村民心灵。娄星区蛇形山镇高屋社区在南方小年夜举行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邻里乡亲聚在一起,欢呼呐喊,现场气氛高涨。
“一下火车,我就喝到了热乎乎的姜茶,听到了家乡风味的新化山歌,感觉非常亲切、温暖!”近日,在娄底市2025年“温暖回家路”公益活动娄底火车站现场,从外地回娄底过年的小李对志愿者竖起了大拇指。从2012年起,“温暖回家路”活动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文艺演出、就业咨询等志愿服务,发放包含景区优惠券、特产试吃包等小礼品的新春礼袋,已连续进行13年,成为了娄底春运公益品牌的一张闪亮名片。越来越多的“归雁”关注家乡发展,选择回乡创业就业。
从城市社区到山乡村落,从公园广场到阡陌田野……一场场惠民、便民、乐民的文化活动,不仅让这个新春佳节充满了浓浓的温情和暖意,更深刻诠释了“百千万”工程的含义,真正让基层队伍活起来、文化场所火起来、各类活动热起来、人民群众乐起来。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我市共开展“百千万”艺术工程惠民活动130余场,参与活动的艺术家1300余人次,惠及群众13.3万余人。
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在申遗视频短片中,冷水江“舞春牛”惊艳亮相,助力项目申报,展示了这一湘中传统民俗的魅力。蛇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在娄底这方神奇的土地上,梅山武术、傩狮舞、涟源湘剧等轮番出场,处处上演着非遗技艺与民俗展演的盛宴。
“在动手实践中,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精妙。”趁着寒假带孩子来娄底市博物馆参观体验的王女士高兴地说。在社教人员的指导下,孩子们精心描摹,涂上胶水,贴上金箔片,再扫去多余的箔片碎片,不一会儿,一幅幅饱含着新年美好祝愿的蛇年烧箔画就呈现眼前。从1月21日起,娄底市博物馆推出“金蛇贺岁·我在娄博过大年”系列活动。蛇年生肖展、非遗烧箔画、年画拓印……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市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月23日,娄星区“非遗贺新春”文化集市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以非遗为文化元素设计布置现场,结合各类中国传统风俗与游戏,设置打卡活动,带领民众沉浸式体验“非遗”春节。活动将持续到2月12日。
“太震撼了,我从没看过这么美的火壶表演,感觉像是把整个星空都搬到了眼前。”在青山公园观看了新春非遗庙会民俗文化节表演活动后,涟钢工人李春莲兴奋不已。文化节活动从1月13日持续到2月13日,市民可以在这里欣赏民俗文化项目展演,品尝特色小吃,购买年货,畅享新春之乐。
锣鼓喧天,长龙挥舞,随着英雄好汉们在激越的乐曲节奏中不断变幻队形,一条“蛟龙”时而昂首腾跃,时而摇头摆尾,将勇猛与灵动演绎得活灵活现……1月31日,双峰县杏子铺镇举办首届泉坝火龙非遗文化节。泉坝火龙是湘中地区的年俗文化瑰宝,已流传500多年。活动沿袭古老而庄重的程序进行,表达了村民们对新年的良好祝愿。
1月22日晚,“国泰民安、巳巳如意”娄底市第四届百姓春晚暨涟源市2025春节联欢晚会在涟源市体育馆举办。1月26日,新化县石冲口镇潮水铺村举办“乡村振兴文化潮涌”联欢会,在天龙峰黄精产业园里,舞狮舞龙表演、传统饮食制作等民俗活动齐齐亮相,年味浓浓。在紫鹊界梯田景区,游客们一边欣赏梯田风光,一边体验打糍粑、扎草龙的乐趣。“传承好家风弘扬新风尚”2025娄底好家风故事分享会则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展示家风故事,并邀请书法家写春联,大家一起包饺子,传承传统年味。
据悉,为迎接元宵佳节的到来,2月9日至12日,万豪城市广场、吾悦广场等场所还将举办元宵灯谜会;2月12日,涟源市将在润和广场举办非遗庙会民俗文化节……传统文化和游戏互动模式将为市民带来别样快乐。
一道道聚人气、添年味的民俗文化“佳肴”,让市民游客在欣赏美景、品尝美食、开心游玩的同时,更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没想到娄底的年味这么浓,气氛这么好,有这么多好看好玩的民俗活动。”因为女儿在娄底工作而来这里过年的东北赵大妈说,“我要把这些精彩的表演分享到朋友圈,吸引更多朋友来娄底。”
村民“站C位”、唱主角,“村晚”登上直播间……2025年伊始,在新化县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蚩尤屋场,充满趣味和乡土味的第三届满妹“村晚”盛大启幕。线下,村民群众放下锄头走上舞台,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熟悉的乡村生活;线上,全国各地“粉丝”“老铁”火爆直播间,共享这场视听和心灵碰撞的盛宴。
随着时代的变迁,娄底人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解锁了更多的春节新玩法,让春节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展现出时尚新潮流。
在娄底市图书馆的数字阅读平台上,市民可以随时随地浏览电子图书、观看文化讲座和展览等。同时,我市的一些文化场馆和景区景点还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为市民提供“云参观”“云展览”等服务。在科技的加持下,市民通过扫码进入线上空间后,可身着数字汉服“云逛庙会”,参与传统文化答题闯关,并兑换线下文创礼品。
“博物馆+”“图书馆+”“景区+”“民俗+”……一系列匠心打造的年味项目为春节聚力添彩,不仅汇聚了众多本土的优秀艺术家和文艺爱好者,还将富有娄底特色的“文化大礼包”送给了五湖四海的观众,让全国各地网友了解娄底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同时,也带火了永丰辣酱、新化黄精、富田桥豆腐和曾国藩系列、蔡和森系列、非遗棕编等众多农特产品和文创产品。
电影院里过大年,也成了众多市民与家人朋友共度佳节的“新年俗”。据了解,今年春节档电影均由国产电影组成,如《封神第二部》《哪吒之魔童闹海》等,春节期间我市各大影院座无虚席。票房飙升的背后,意味着国潮文化的传承和持续创新,传递出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线上拜年在娄底也广泛流行,人们通过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向亲朋好友发送新年祝福、分享本地的新年故事。一些家庭还通过视频进行线上团聚,即使身处异国他乡,也依然能感受到“中国年”的浓浓亲情和年味。
春节是时令的分界,也是希望的起点。在多姿多彩的节日文化浸润中,娄底正积蓄着奋力向前的力量。你看,春回大地催新绿;你听,击鼓催征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