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北京国家文创实验区以一场聚焦未来产业的 “英雄帖” 发布会,在数字文化产业领域引发创新热潮。在 “2025国家文创实验区投资大会” 现场,涵盖元宇宙交互、AI 影视创作、科幻 IP 开发等前沿领域的三大标杆项目集中签约。
作为三体宇宙全球独家版权方主导的标杆项目,该体验中心将在微博 IN 园区打造一个占地千平方米的沉浸式空间。与传统展览模式截然不同,项目创新性地引入脑机接口情绪反馈系统,观众置身其中,能实时感受到宇宙坍缩带来的强烈视觉震撼与心理冲击。据了解,体验中心将借助动态光场投影与多感官反馈装置,实现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无缝嵌套,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由机核文化传媒与东进国际中心联合打造的孵化平台,计划配备亿元级研发基金,同时建设动捕实验室、云游戏测试平台等尖端设施。基地将推出 “游戏创客陪跑计划”,为初创团队提供从版号审批到全球发行的一站式服务,目标是在三年内培育30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游戏 IP,助力游戏产业蓬勃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VR/AR、5G+8K、区块链、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技术更广泛应用于文化领域,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细分文化业态更新迭代将更为快速。”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这样的发展机遇,实验区积极布局新领域新方向,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而“AIGC微短剧共创计划”将推动微短剧创作向精品化、科技化、专业化深度迈进,为微短剧等提供AI编剧、数字人生成及智能渲染技术支持。
会上还发布了2024年度朝阳区“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涵盖电影、电视剧、网络视听作品、舞台剧、艺术展览等8大类别。
数据显示,国家文创实验区已形成 “龙头企业 + 创新生态” 的双轮驱动格局。截至2024年底,区域内聚集文化企业突破10万家,规模以上企业达 2700余家,全年营收突破3400亿元,占北京市文化产业的15%。此次签约的三大项目预计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新增产值超50亿元。 下一步,国家文创实验区将加大招商力度,以龙头总部企业、行业头部企业为重点开展精准招商,吸引更多企业迁入朝阳区。
业内专家指出,实验区的创新实践正在重塑文化生产范式。清华大学文化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认为:“当科幻 IP 开发周期从3年缩短至6个月,当微短剧制作成本从千万级降至百万级,北京正在定义数字文化产业的‘中国速度’。”
在这场虚实交融的创新盛宴中,国家文创实验区正以科技为笔、文化为墨,书写着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时代篇章。随着更多 “三体级” 项目的落地生根,朝阳有望成为全球数字文化九游娱乐创新的策源地与试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