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岛12月23日电 数智赋能,视听潮涌,文化焕新。2024智能视听大会于12月22日在山东青岛盛大召开,围绕数字文化与智能视听的交融,新科技、新应用层出不穷,展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精彩碰撞。近年来,智能视听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以不可阻挡的创新力量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构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自2022年10月起,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正式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标志着从宏观层面推进文化数字化转型的决心。如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涌现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也让各界逐渐达成共识:数字化、智能化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在本届智能视听大会上,嘉宾们展示了多个经典案例,将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巧妙结合。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开展的2024“互联中国公益行动”,通过人工智能与公益事业结合的方式,更深入地展现了AI如何为民惠民。借助创新故事、光鲜亮丽的数字技术,AI产业正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同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利用高新技术勘探四川三星堆考古现场,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注入了新活力。此外,央视通过AI技术重现历史人物之间的对话,开启了历史传承的新篇章,借助视听形象将文化沉淀直观展现。
随着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文化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到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已达99668亿元,同比增长5.9%。在智能视听领域,青岛的企业如海尔、海信、歌尔等在整机制造与内容创作上具有明显优势,构成了强大的“青岛军团”。他们不仅为智能视听市场提供设备和内容,同时也积极参与到市场九游娱乐的生态建设当中,使青岛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前沿地位。
在文化传播方面,视听表达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能够直观、生动地将文化内涵传递给世界。在推动虚拟与现实的交融中,城市形象与旅游产业的传播获得了新的动力。人民视频和快手可灵AI联手创作的《青岛冬游记》,将大模型与创意完美结合,让AI化身文化代言人,生动展现了城市的独特魅力。此外,技术的优势也通过精彩的故事和视觉艺术,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传播中绽放光彩。
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到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再到国际传播的跨越式发展,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文化产业插上了数字化翅膀,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2024(GIAC)智能视听大会由人民网主办,集中展示了数字文化与智能视听的多重发展方向,为未来的数字文化建设引领了新的思路。
本次大会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平台,更是数字文化创新力量的集中体现,代表了在数字化浪潮下,传统文化如何适应时代,呈现出新的生命力。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拥抱这样的技术发展,不仅能提升生活品质,还能更好地传承和创新文化。因此,积极参与、探索数字文化发展的新方式,利用AI技术,我们将见证一个更加生动的文化时代的到来。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