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网络文艺创新发展的机遇》的综述报道,通过多位文艺创新一线工作者的讲述,展示了网络文艺新业态中的技术创新与思考。诚然,内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而技术的进步,总会带来文艺从内容到形式、从创作到理论的演进。科技,给网络时代的文艺创作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如何用好科技变量、实现内容增量?
面对这个问题,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怀军以《要做更有含金量的“综合题”》为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蔡怀军表示:“要答好文化和科技融合这一重大命题,绝不能只做简单的‘数学相加题’,而要做更有含金量的‘综合题’。” 他以热播的《歌手2024》为例,指出直播形式九游娱乐的创新,为文化科技融合这道“综合题”写就了成功答案。
蔡怀军称,只有善于捕捉用户需求,发挥自身优势,以创新为驱动,平台才能立于潮头,“我们要求自己每年保持40%—50%的创新率,围绕主题不断推陈出新。比如,《歌手2024》首次连续多期多角度直播,同时每一期节目都有上百万观众在平台上互动,对技术的要求很高。”
针对《歌手2024》目前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蔡怀军分析称,成功不仅来自于长期经验积累,更得力于技术创新上的突破。Live直播本身并不新鲜,围绕《歌手》这个IP本身而量身打造的“超级直播”模式以及由此展开的一系列技术创新,才是节目最终破圈的关键。他表示“这个节目是在实践经验的积累之上完成的,也得益于这几年在技术上的持续投入和不断探索。让技术和文化融合在一起,能为长、中、短视频创作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创新性和空间感,驱动更多文艺创新形式涌现。”
《歌手2024》自5月10日开播以来已引发广泛关注,成为全球热议的音综节目,国际阵容不仅为全球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更是将华语音乐推向了世界舞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包容性。连续四周排名前三的Chanté Moore香缇莫和Faouzia凡希亚在《歌手》舞台呈现的精彩演唱,也助推着音乐文化交流的海外传播。此外节目还增设双语直播间,支持双语直播间导播推流+竖屏录制+双语直播间调音,支持云投票、互动运营、会员预测等互动玩法。这不仅提升了节目的国际视野,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使节目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超级直播”模式被普遍认为是“歌手”IP得以“破圈”的关键因素,收获了广泛赞誉。诸多主流媒体均对“歌手”全开麦、不修音的直播形式给予了充分肯定,而这次《人民日报》为《歌手2024》的直播创新再度点赞,不仅从侧面证明主流媒体对于节目的高度关注,同时也预示着大型音综的“Live时代”正在来临。
《歌手2024》仍在持续歌唱,创新直播模式还将带来怎样的惊喜?又将带来怎样的变革?在新一期的《歌手2024》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