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的入春,在愈发回暖的时节,科技的无限春色,成了高质量发展的亮眼暖色。
在蛇年春晚,扭起秧歌的宇树科技机器人、DeepSeek爆火出圈引爆AI热潮;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叙事之中,“成都造”《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未来已来”的远景渐成实景,新技术、新产品频频亮相,赋能着我们更美好的生活。
2月26日,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蓉开幕。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拓宽成果转化通道”……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成都,以“新”为名,向未来作答。
2月25日下午2点左右,离政协第十六届成都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联组会开始还有半个小时,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睿睿就来到会场,“从DeepSeek到人形机器人……最近科技领域每天都会涌现新亮点,要提前来把新想法补充到发言中。”
竞逐人形机器人赛道,成都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全速起跑。2024年4月成立的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2024年年底推出了5类7产品的人形机器人矩阵,预计今年中下旬将先后发布应用于文旅、农业等场景的机器人……短短数月便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张睿睿曾多次表示,这背后离不开城市对科技企业持之以恒的支持,润物细无声般地滋润企业拔节成长。
看成果——持续赋能1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优化重组,天府实验室搭建科研平台32个,实施各类科九游娱乐文化 九游app官方入口研项目超300项。还有——准环对称仿星器正式开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不少成果还斩获全球“首个”“首次”,并在持续刷新纪录。
看转化——成都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明显提升,9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果在成都转化,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服务成果转化项目超2000个,“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持续优化,“科创通”平台聚集科技型企业4.25万家、高校院所157家,科创生态岛引聚服务机构100家、集成服务事项104项,与西北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引进重点成果转化项目116个,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900亿元。
看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45万家、同比增长11.5%,在蓉科技领军企业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42个,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42项,人工智能成长为新的千亿级产业,国家级产业集群增至14个。
看生态——推广“人才贷、研发贷、成果贷、积分贷”等金融产品,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用贷款104亿元。
这一张张跃动的创新成果“拼图”,正“拼”出成都这座拼搏奋进的创新创造之城。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824.12亿元,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实现“六连升”、达第23位。
6天前,一场集结了国家级成果的“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在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举行。新技术催生的新应用、新场景,吸引各方密切关注,现场,近100家企业与成果转化项目展开洽谈对接,希望借助活动“搭台”,推动优质成果与应用场景加快结合。
为新技术提供新场景,这样的机会还在不断“上新”。在今年的市两会现场,来了两位“特别来宾”——与普通人身高差不多的人形机器人和佩戴熊猫头套的机器狗,吸引了众多代表委员的关注,纷纷与其互动“打卡”。其中身手矫健会翻“跟斗云”的机器狗,几天前还“参加”了2025赛季中超联赛……
不仅会场外的科技浓度超标,会场内,《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科技含量同样不低。“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是成都2025年九方面重点工作之一。
2025年,成都想要打造一座真正的“创新创造之城”,“悉心呵护每一个创新创业的金点子,鼓励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大胆闯、大胆试,在蓉城大地创造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新的号角已然吹响,使命催人奋进。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成都已有“路线图”。
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成都将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统筹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和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健全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机制,高标准推进实验室体系建设,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提质建设环高校知识经济圈。
拓宽成果转化通道——成都将充分发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溢出效应,完善“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创新转化服务体系,构建综合性、专业化的中试服务体系,实施“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对接行动,推行“科技助理”“科技顾问”等制度,探索建立“科技副总”“科技专员”制度,加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成都将推动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分层分类搭建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库,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产学研联合九游娱乐文化 九游app官方入口实验室,推动基金管理机构新设优质基金,强化“资助-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全生命周期服务,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探索推出“积分保”等科技金融产品。
铆足干劲闯劲,成都,已经在路上。相信不久的将来,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将在成都涌现!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