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31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3月30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的科幻产业投融资大会在首钢园举办。会上,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孙世诚发布《北京市科幻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北京市科幻产业取得显著成效,产业营收规模持续增长,从2020年的18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80.2亿元,年均增速26.6%;全市科幻属性企业和机构从2021年底的441家增加至2024年的784家,年均增速21.1%,产业发展能级快速跃升。2024年北京市科幻产业呈现以下新特点:科幻创新生态完善,夯实产业发展核心动力支撑;要素支撑保障增强,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提升;开放发展步伐加快,国际影响力竞争力日益增强;消费市场高度活跃,形成较为成熟科幻消费生态。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董齐超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创新是科幻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文化创意则是其灵魂所在。近年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持续推出系列政策,科技赋能文化与科技融合,搭建科幻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元宇宙等先进技术在科幻领域深度应用。大会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资源,深化落实以会促产、以会兴业的理念,培育科幻产业新业态、新赛道。
石景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其志在致辞中表示,自科幻大会落地以来,石景山区以首钢园为核心,积极探索科幻+融合发展路径,加快建设科幻产业集聚区,打造集炫酷体验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的科幻产业创新高地。石景山区强化政策赋能,构建产业生态,出台一系列政策,设立科幻产业基金,建设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科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突破230家。强化场景落地应用,推动科幻IP与前沿技术的深度嫁接,深化开九游娱乐放合作,促进产业链、资金链、技术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打造京西科幻之城。
主旨报告环节,2025西雅图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评审负责人Nicholas Whyte、2024年格拉斯哥世界科幻大会主席Esther MacCallum-Stewart、美国动画导演、编剧Dalton Grant Jr.分别以“科幻文化与跨地区交流”“科幻与游戏的多元未来”“IP的生命力:内容创新在科幻产业中的核心价值”为题作主旨发言。三体宇宙副总裁刘淳等嘉宾分别进行主旨分享。
会上,董齐超和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刘达共同为国家电影云制作服务平台揭牌。该平台落地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将汇聚影视制作、特效渲染、版权保护等全链条资源,助力科幻电影工业化升级。平台承担单位北京盛世影云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发布影视制作AI大模型,通过AI技术优化资源调度,为中小影视公司提供普惠性服务。
活动现场,中烯新材料、智瞰深鉴、中关村通力签约共建人形机器人先进热管理工程创新中心;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与盛世影云、新轴动画、图客未来、立物科技、亦心科技5家企业集中签约;北京肺鱼元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梦野追逐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龙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梦境空港》全球发行签约。
活动上,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秘书长刘兵发布“2025优秀科幻体验空间案例榜单”。该榜单面向全国征集了科幻体验空间项目42个,通过专家评审评选出12例优秀体验案例,并为获奖企业颁发奖杯。
圆桌环节,投资机构、科技公司、以及院校专家等5位嘉宾共同探讨产学研金构建科幻产投新生态,为科技企业创投赋能。各位嘉宾从投资标准、科幻产业特点、科技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会上,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孙世诚发布《北京市科幻产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