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永杰)11月4日,以“全球视野下的文化数字化进程与展望”为主题的“2023文化科技创新论坛暨第二届深大湾区论坛”在深圳举办。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表示,当下我国文旅发展新阶段呈现出三大背景。一是在政策引领下,文旅产业趋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二是文化消费多元化为文旅融合提供新机遇。三是科技赋能,技术应用持续加速文旅行业新升级。数字技术正持续优化升级旅游消费体验、提升生产效率,并加速重构文旅商业模式、组织形式和运营模式。
数字经济时代,政府需秉持适应性治理理念,提升文化治理的应变能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祁述裕提出,数字经济时代对文化治理,尤其是其应变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文化管理需要具备可塑性。提升文化治理应变能力需要具有“五个思维”,即数据思维、国际思维、跨界思维、敏捷思维和创新思维。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对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与人工智能发展的类型演进作了梳理。在他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对人的解放,实际上也是对人的想象力的解放。文化数字化的时代价值包括提高文化生产效率,降低文化生产成本,重组文化生产关系,重构文化生产流程,构建文化生产生态,满足文化新消费需求。人工智能改变了创意的内在驱动机制,人类社会进入了创意的民主化时代,真正实九游娱乐现了人人可以创意。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认为,在当前的文化数字化塑造九游娱乐城市文明新业态研究中,数字化塑造了新角色,推动了城市人的角色转换;数字文化开发了新体验,提供了城市体验的新维度;数字文化拓宽了新地缘,改变了城市、城市群的地理格局;数字化带来了新贸易,促进了大规模、远距离、高密度的国际文化贸易。
会上,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文化科技蓝皮书: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3)》。报告显示,人工智能驱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进入“智能化”新阶段,并深刻作用于我国文化生产方式变革,带动文化创新发展和文化市场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