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NineGameSports)官方网站-娱乐文化领航者

北京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九游娱乐官方网站

『 最新动态』关注九游娱乐的最新动态,获取公司新闻、行业资讯及重要公告。我们将及时为您提供最新的企业发展信息和行业趋势分析,让您与我们的发展同步。

北京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2024-09-20  

  2024北京文化论坛呈现新气象、新突破、新创举,将首次举办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旨在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不仅是保障人民群众品质生活的基础,更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北京秉持“科技赋能文化、文化赋能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以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牵引,加快构建高精尖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140.1亿元,同比增长13.6%;今年1月至6月,实现营业收入10434.8亿元,同比增长7.9%。

  不久前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从鲸世科技打造的“京城之脊,巍峨中轴”到歌华传媒集团的“数游中轴线·京师万象图”,再到新壹科技的“VR座舱穿越北京中轴线”等,这些产品用高科技手段展示了中轴线的历史地位、文化内涵和申遗历程,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了中轴线之美。

  北京鲸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打造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CEO杨利堃介绍,他们提取古九游娱乐建屋檐之上的“五脊六兽”作为设计蓝本,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无感交互、多人互动等前沿科技手段,打造出线下多人沉浸式互动体验数字IP,以创新模式弘扬传统文化。

  文化与科技之间双向赋能是当前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延伸文化产业链条。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北京重点建设了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拥有利亚德、完美世界等16家国家级示范基地,数量居全国首位,并开展了北京市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评审认定工作,组织认定首批12家市级示范基地。

  鲸世科技所在的E9区创新工场,前身为北京双桥乳品厂老厂区,现在变身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E9区创新工场副总经理张超介绍,目前园区入驻企业154家,聚集了一批文化与科技融合度高、成长性好的行业领军企业,文化科技类企业占比超过88%。

  数字创意技术、元宇宙、5G数控及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等多门类的前沿科技正在为北京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迭代装上“加速器”,文化科技类企业在北京加速成长。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25.2亿元,同比增长12.4%,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超过70%。

  77文创园位于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号,走进园区,浓厚的复古工业风扑面而来。这里的前身是北京胶印厂,2014年经过改造后正式开园。负责园区运营管理的北京东方道朴文化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潘鹏飞介绍,目前园区定位突出戏剧特色,77剧场已成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化消费打卡地。除了一年上演近300场沉浸式演出外,77剧场还将文化消费与戏剧交流相结合,创造出不同于传统剧场模式的“戏剧+”消费体验新场景。剧场院内广场、露台推出戏剧文化市集活动,包括音乐剧表演、剧本朗读、戏剧培训、互动游戏、售卖文创产品等,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与戏剧亲密接触的机会。

  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新型文化主体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北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强化文化产业园区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建设,将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地、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地、城市更新的承载地、优质企业的集聚地、市民文化消费的打卡地。

  为推动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北京强化顶层设计,2023年底修订出台《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引导文化产业园区完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2023年,共有105家园区获评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这些园区入驻与文化相关的单位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纳税总额超过445亿元。园区还将公共文化服务与周边社区发展、市民文化需求、文化事业发展相结合,共建设实体书店、剧场、艺术馆等文化空间660余个,举办文艺演出、艺术展览、文创市集等文化活动近6000场,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承载地。

  8月29日,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拉开2024年北京站首演的大幕,座无虚席的剧场、经典震撼的演绎、全场深情的合唱,演员与观众共同度过了美妙的文化之夜。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总监周丽介绍,像这样精彩的演出,2023年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近千场,总票房达1.6亿元,两项数据分别创下开业新高,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年度票房破亿元的剧院。

  北京文化基础深厚,演出市场与创作态势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北京提出建设“演艺之都”,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近几年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着力打造‘演艺之都’”首次写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演艺经济迸发新活力,演艺精品不断涌现。

  2023年,北京演艺市场强劲复苏,共举办营业性演出49524场,观众1138.5万人次,票房收入23.04亿元。与2022年相比,场次、观众、票房分别增长143.8%、204.1%、266.0%,达到历史新高。

  文化消费市场繁荣,离不开新业态助力。2023年,北京有超300个演艺空间开展营业性演出,其中小剧场、演艺新空间等多元空间创新业态融合,2023年总演出场次超4万场。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台的《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管理办法》新增对演艺空间的培育和扶持;东城区、朝阳区、西城区开展演艺新空间试点工作,先后挂牌颜料会馆、时间剧场、东方艺空间等25家演艺新空间。吉祥大戏院、正乙祠戏楼秉承百年京昆戏曲传统,融合传统文化演出,焕发新活力,助推演艺与商业、旅游融合发展。繁星戏剧村经过14年的发展,形成以“中小剧场院线部原创戏剧IP、年均演出量1300余场、累计观众约600万人次的演艺品牌……演艺新空间的多样性和潜力逐步被释放,新的演艺场景、新的演艺内容、新的文化消费体验不断涌现,生活在这里的市民享受着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繁荣发展的硕果。(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张雪)

上一篇:2024年中报业绩点评:王牌综艺热度延续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上一篇:九游娱乐文化:新科技链接赋能文化生活产业“新势力”展示中华文

猜你喜欢

  • 九游娱乐:文体娱乐产业展现蓬勃活力

    九游娱乐:文体娱乐产业展现蓬勃活力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文体娱乐消费正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领域,展现出巨大潜能和广阔前景。据统计,截至2025年1月31日,我国文体娱乐产业(涵盖体育赛事、电影发行、新闻出版、文艺创作等多个细分领域)相关企业数量已达201.82万家,同比增长20.31%。   体育消费不断升温。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
  • 听编钟旋律观木塔工艺中国科技馆推出《触摸科技》第三季科普片

    听编钟旋律观木塔工艺中国科技馆推出《触摸科技》第三季科普片

      中新网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7月5日发布消息说,该馆精心策划并制作的《触摸科技——全国科技馆精彩展品掠影》系列科普片第三季已正式上线。公众可聆听战国编钟穿越千年的悠扬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方旋律、观赏应县木塔“斗拱博物馆”的精湛工艺……通过科普场馆系列精品展示,领略中华历史长河中所蕴含的深...
  • 履职尽责进行时科技为文艺工作者带来了什么

    履职尽责进行时科技为文艺工作者带来了什么

      在当今时代,科技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与日俱增。从绘画软件里丰富多样的笔触特效,到音乐制作中借助算法生成独特旋律,再到文艺创作中采用虚拟现实拍摄技术,科技手段全方位渗透到艺术领域,成为激发艺术创作力、推动艺术形式不断创新的核心动力。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总监沈晨就提...
  • 九游娱乐:北京文化企业“房租通”进入支持资金征集倒计时

    九游娱乐:北京文化企业“房租通”进入支持资金征集倒计时

      本报讯(记者赵婷婷)2024年北京市文化企业“房租通”政策支持资金现仍在进行征集中,征集期还有最后两天,征集截止后,将无法再进行申报。   为支持小微初创文化企业成长,推动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北京市支持文化金融融合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京文领办发〔2021〕4号)等政策规定及有关工作安排,20...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